书展后话

每年一度在KLCC的书展,我至少必到一次。看着今年人潮又比去年多,不免又想起:“天!马来西亚真有那么多人爱看书吗?”看这群捧着一堆书,耐心排队付钱的人,至少也超过两百人,他们是把书当成日用品来买了吗?(霸级市级也难相比) 如果所有人都如此重视书这种精神粮食,真是非常好的事。甚至令我心底想开一间独立书店的想法再次蠢蠢欲动。

看书自然是好事,可怕的只是学而不思,人读我也读,尽买些所谓的畅销书。这十年来,从逛书店就发现了很多有问题,或者看了令自己反感的书名。真不知是因为出版社为催谷销量而出此下策,还是中文读者的选择和看书能力褪化了。

“学XX,读这本就对了”,“一生中必到的XX个地方”,“30岁前必需了解的XX件事”,“秘密没有告诉你的XX件事”,“XX不想让你知道的事”,“XX型投资专家的XX堂课”,“你不懂的XX法则”,“接受自己,开创XX人生”....(够了!)

每次看到这些书名,我就头痛,偏偏这类书在书展占了很大部分,其中,成功学和励志类的书,最不厌其烦的在套用这些书名。我相信满怀斗志买这些书回去的人,特别不会成功,因为这证明了他们的智力有问题,而且心态永远只停留在我很想成功而已吧。在他们捧着书等待付钱的那刻,感觉应该最幸福快乐吧?因为脑子里充满着“我就快成为大企业家”的伟大想法。

有了以上骇人的书名,其实还不够,我看见书腰上还满满的塞了一堆名人的名字,大力推荐该书如何如何,更是续某某名作者的继承者。现在,连好好的一本文学书或小说都必需找一堆名家作推荐,其中常见的名字有詹宏志、蔡康永、蒋勋和刘墉等人(我还是很钦佩詹先生的)。难道现在的读者就需要依靠名家推荐,才能买一本小说来看吗?我们的判断力去了哪里?我反而享受那种从茫茫书海中挑中一本好书的乐趣。现在的包装手法,像是为原本脱俗的小龙女强涂上浓妆,坏了第一印像。
 
常常,我在书展里想的第一件事,不是横扫更多便宜货,而是如何买少一些。唯有这样,我才不至于被多余的“法则和定律”淹没。
 


于是我买了李碧华。

评论

phatagarow说…
我也讨厌激励书,从来都不看。但“如何买少一些”就很难了,我都是用扫的:p 我也喜欢詹宏志,他是资深推理迷~
Biao's说…
哈哈,我忽然想像到你用扫帚把书都扫光了!

詹宏志主编的那系列推理小说,不知好看吗?
突然在想,你当初是不是念错科系了?哈哈哈!~

小说我不懂得看,激励书看过又忘了,等于白看,其他的更加少买少看。我都是买软件及绘画教程书,书架上堆满了这类书,已经多到放地上了,哈哈哈!~
Biao's说…
身豪:我没有念错科系啦,因为写作的人不念文科反而是好事,这样才不会变得文皱皱。 :)

热门博文